2019年11月8日到1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在北京举办“现象学北京论坛(2019)”学术研讨会,就当代的意识哲学与关于意识的现象学前沿研究,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
来自北京大学、社科院哲学所、北京师范大学等二十多所高校、研究机构的近三十位专家学者参与研讨,我校有关专业的博士生、硕士生与本科生数十人也参与了会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李俊教授出席会议,并代表学校和学院向会议致辞。人文学院赵猛副教授主持会议开幕式。
李俊教授在致辞中欢迎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感谢各位学者对我校哲学学科建设的支持,并简要介绍了我校基本情况和我校哲学学科建设的基本情况。我国著名古希腊哲学、现象学专家北京大学哲学系靳希平教授,代表与会学者向我校人文学院举办这次会议表示感谢。他指出,现象学运动在中国学术界方兴未艾,尤其是在中国南方的一些高校,现象学的研究和会议如火如荼地进行,而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举办此次现象学北京会议,有力地提振了北方学界的现象学研究。
接下来,会议分三个主题阶段、十四场报告进行。会议第一阶段的主题是对意识现象的现象学与分析哲学研究。西安交通大学的王嘉新副教授,南开大学的郑辟瑞教授,集中讨论了感觉材料这一概念,北京大学靳希平教授与华侨大学李忠伟教授进行了评议。李忠伟教授和东南大学的何浩平博士分别就意识现象的分类和意识的现象特征作了报告,我校赵猛副教授与杭州师范大学奚颖瑞副教授分别评议。会议第二阶段主要围绕胡塞尔现象学的论题进行,外交学院孙铁根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刘万瑚博士、绍兴文理学院陈巍教授、社科院哲学研究所韩骁博士、我校媒体学院薛亮老师,分别就对象化意识、范畴直观、同感意向性、世界意向性、知觉与虚拟意识等论题作会议报告,湖南大学的文晗博士、同济大学高松教授、上海社科院钱立卿博士、中国政法大学张浩军教授与西安交通大学杨栋副教授分别评议。会议第三阶段的话题拓展到法国哲学,北京邮电大学的温雪博士与湖南大学的文晗博士分别报告了萨特论想象意识,列维纳斯论道德意识,南京大学的马迎辉教授、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的毛竹博士进行评议。最后,山东大学陈治国教授、我校李涛博士与社科院哲学研究所毛竹博士的报告在现象学的研究背景之下,呈现了亚里士多德、海德格尔与马里翁的思想之间的流变、转化、背离与回应。最后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赵猛副教授进行了总结。
此次现象学会议秉承了我国现象学界学术交流的优良风气,报告与讨论认真深入、批评犀利友好;在与会学者的努力下,会议的讨论使得许多的哲学问题自身清晰地显现出来。
“现象学北京论坛”是我校人文学院打造的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这一学术平台为学术界提供了交流研讨之便利、活跃了中国北方学界的现象学研究,也为中国社科大的哲学学科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